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 > 新闻动态 > 正文
老照片征集活动评选结果|“追寻红色记忆,恰是百年风华”
  • 日期:2021年05月10日
  • 编辑:
  • 浏览次数:
  • 【字号:
  • 打印本页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海燕策略斫研究论坛研究生会举办了“追寻红色记忆,恰是百年风华|老照片征集活动”,鼓励广大研究生以重温历史的方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次活动自征稿以来得到了我院同学的积极响应,5月8日评选结果揭晓(比赛总分=线上投票得分*70%+专业评委打分*30%),我们邀请获奖同学对照片进行了更详细的介绍,接下来让我们静下心来聆听:

一等奖:独轮车

刘丹晨

独轮手推车是一种以人力推动的小型运载工具。它符合工效学,能够在崎岖路面行进,在易失平衡的地方有较高的可操作性,而且在卸载时较易控制,所以它在乡间小路、庄稼收种、山区小道运输都是受欢迎的。

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独轮车早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却见证了一段漫长的历史,一段浸透了汗与泪、苦与难、悲与歌的历史画面。陈毅元帅曾讲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老乡用手推车推出来的”。小小的独轮车,不仅为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更重要的是凸显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勇于吃苦自强不息的意志,体现着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决心。

二等奖:农业学大寨

王科新

图中的大寨是我家乡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这个地处太行山腹地的贫穷小山村,自1953年大寨人战天斗地,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上开山凿坡,修造梯田,十年艰苦奋斗,使粮食亩产增长了七倍,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窘境。从1964年初毛主席提出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农业学大寨”一直影响了中国十四年。奶奶说:“农业学大寨,旧貌换新颜,红旗飘飘,炊烟袅袅,自己收获的饭菜就是香。”这幅图记录了老一代人经历的故事,“农业学大寨”的标语曾遍布大江南北,“大寨红花遍地开”的歌声曾响彻长城内外,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也应当代代相传。

二等奖:反“清乡”后的居民住所

陶兰兰

1942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略者由于军事力量分散,于是想要在华中占领区实行“清乡”运动,照片中的地点丹阳也包括在其中。其中丹北地区完全被包围在竹篱笆内,于是我党在危机中调整策略,通过加强地方武装力量以及潜入敌人内部等形式最终将日伪政权费煞苦心打造的千里“清乡”封锁线一举焚毁。该图片为此区域居民“清乡”后建造的住所,它见证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成长历程。房屋屋檐整体高度较低,墙体使用的是黑瓦,经过几代人的翻修,留下与新时代接轨的痕迹。但年代久远已无人居住,与周围的现代建筑构成了引人感叹的历史变迁画卷。

三等奖:晋商与武术

程俊

【简要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太谷县:太谷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位于晋中盆地东北部。太谷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自古崇文尚武,历史上人才辈出。太谷是中华民族伟大母亲的代表,孟子的母亲矶氏的故乡,孟母三迁的故事就发生在太谷。唐代诗人白居易、温庭筠,有被戊戍变法先驱康有为誉为“大江以北无出之右”的书法家赵铁山。中华民国时期四大家族之一曾担任过财政部长、行政院长的孔祥熙也出生在太谷。太谷曾是晋商的总部,明清时期执北中国金融贸易之牛耳数百年,这也是形意拳之所以诞生在太谷的文化和经济基础。】

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健身和攻防双重功能。由于晋商外出经商常在数千里外,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与险阻,甚至盗贼的袭击,因此晋南历来重视武术,并有不少人自己练就武术以强身和防卫盗贼袭击,甚至参加军事斗争抗击入侵海盗。

如今盛行的心意拳和形意拳的发祥和发展,都与山西票号的老窠祁县、太谷县有着密切关系。被称为中国四大名拳之一的形意拳就诞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晋商的主要发源地太谷县。明清时期太谷商贾云集、汇通天下富甲海内,素有“金太谷”、“小北京”、“中国的华尔街”之称。当时富商们家家高薪聘请拳师保镖护院,促进了形意拳的产生与发展。

一直以来,武术与拳师对于晋商的活动,有着保护安全的作用,而晋商对武术与拳师的鼓励、支持,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武术活动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形意拳被列入全国传统武术比赛拳种,收入武术大辞典,涌现出了大批形意武术人才,成为中华武林中的一支劲旅。太谷县因此被国家体育总局于一九九六年命名为“中国武术之乡”。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山西太谷人,我颇感自豪!

三等奖:南农主楼

陈盈蒙 缪笑笑

南京农业大学主楼是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原为华东航空学院主楼,建于1954年,由我国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设计。1958年5月,南京农学院由丁家桥迁往卫岗,主楼随之成为南京农业大学的教学用房。主楼记录着一代代南农人身体力行、不断求索的奋斗史,使南农从单科性农学院、多科性农业大学到研究型大学,再到踏上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它是南农的象征,是南农各个时期所展现出的精气神。在每一个南农人的回忆里,主楼总是一道无法忘怀的风景。历经百载,依旧熠熠。

三等奖:过去生活的碎片

贾亚静

这些小物件,爷爷一直保存着,它们的具体年份,爷爷已经记不清了,但关于它们的故事,爷爷却还可以兴致盎然的聊上一聊。“那个最大的叫咂壶,是以前人喝酒用的,还是保温的呢!以前人经常要赶远路,骑上自行车,背上一天的干粮,再打上一些散酒,出远门之前烫上一壶,往怀里一揣,就赶去别的村子或者镇上跑买卖了。路上边赶路边喝,提神保暖可管用嘞!还有那个小一点的盒子,是用来装烟丝的......”我一边感叹以前人的智慧,惊讶于这小壶保温的技术和精巧的做工,一边有些羡慕以前那种简单踏实的生活,脑海里出现了一人一壶走江湖的画面,还觉得有些潇洒和惬意。

特别参与:梳妆镜中的“窥见”

欧顺婷

爷爷奶奶他们那辈人结婚,这梳妆镜是给俩新人作婚事家具用的,样式在当时是很时髦的。经一番擦洗,透过这锈迹斑斑能够窥见:梳妆镜的背后,是革命战士英勇战斗与不屈抗争的英姿;梳妆镜的眼前,是近百年后我们党带领广大群众锐意进取与发展的景象!翻转之间,历史与此刻也正紧密相连……